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美女脱裙打光屁屁视频,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国产

寧夏人才工作“四大工程”重點政策
發布時間:2022-09-19 瀏覽:

一、人才培養工程

構建青年托舉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領軍人才、杰出人才為主體的階梯式人才成長體系,通過一系列特殊政策、硬核措施,重點支持培養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著力加強醫療衛生、鄉村振興、社會治理、哲學社科和文藝體育等重點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1.杰出科技人才培養。到2025年遴選培養10名左右能夠站在區域科技發展前沿、引領產業技術創新、具有卓越科技組織才能的杰出科技人才,培養期內給予每人最高600萬元資助,自治區黨委直接聯系杰出科技人才,經常聽取意見建議,協調解決問題困難,支持其開展工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32671)。

2.領軍人才培養。每年選拔20名左右品德素質優秀、專業貢獻重大、引領作用顯著、團隊效應明顯、發展潛力大的領軍人才予以重點培養,培養期內給予科技領軍人才每人最高100萬元資助(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配套50%),給予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領軍人才50萬元資助,支持開展科技咨詢、技術攻關、學術交流、團隊建設、培訓考察、成果獎勵等(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哲學社會科學及文化藝術領域> 0951—6669528自治區科技廳<自然科學領域> 0951—5032671)。

3.青年拔尖人才培養。每年選拔100名左右德才表現優秀、業績貢獻突出、發展潛力較大的青年拔尖人才,培養期內通過組織指派、“雙向選擇”等方式從高層次人才中選聘導師進行精準帶培,每年給予每人6萬—10萬元資助。培養期滿考核優秀、貢獻突出的,優先選拔為領軍人才(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10)。

4.青年托舉人才培養。每年選拔200名左右德才表現好、能力業績突出、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托舉人才,培養期內通過組織指派、“雙向選擇”等方式從高層次人才中選聘導師進行精準帶培,給予每人3萬—5萬元資助。培養期滿考核優秀、業績突出的,優先選拔為青年拔尖人才。(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哲學社會科學及文化藝術領域> 0951—6669528自治區科協<自然科學領域>0951—5085130)

5.高水平工程師培養。鼓勵重點企業與高校聯合建設工程師實踐基地和協同創新中心等,擇優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在新材料、裝備制造、數字技術等領域培養一批卓越工程師(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0951—6363461)。

6.高技能人才培養。構建以企業為主體、職業(技工)院校為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12)。五年遴選培育10家左右行業領先產教融合型示范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支持(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發改委0951—6038170),推動校企共建行業特色學院、技能大師工作室(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教育廳0951—5559087)。支持職業(技工)院校、企業創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分別一次性給予500萬元、100萬元補助;創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10萬元補助。取得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每人分別給予3000元、4000元、5000元獎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12)。

7.“鄉土能人”帶培。五年選拔1000名左右包括“兩個帶頭人”在內的鄉村優秀人才,支持其帶培一批有潛力的農村青年人才(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0951—5169812),對發揮帶培作用好的,優先評定高素質農民職稱,自治區對取得高、中級職稱人員一次性分別給予6000元、3000元獎補,鼓勵市、縣(區)或用人單位對取得初級職稱人員給予一定獎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08)。

8.訪學研修資助。實施“基層之星”人才培養計劃,每年從市、縣(區)選派100名左右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基層一線青年人才,到自治區級和銀川市專業對口單位進行為期1年的研修學習,給予每人2萬元經費資助(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0951—6669363)。支持青年骨干人才赴外開展訪學研修,給予每人3萬元經費資助(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10)。自治區每年選派資助一批重點領域人才赴國(境)外研修培訓(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20022)。

9.在職深造支持。鼓勵用人單位支持在職人員在國內攻讀碩士、博士或自費出國(境)留學,學習期間基本工資等待遇不變,用人單位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報銷學費,畢業后回寧夏工作不少于5年(各用人單位)。

10.團隊和載體培育支持。圍繞自治區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點學科高質量發展需求,每年遴選培養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在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科技攻關、實驗室建設等方面提供穩定支持,培養期內給予每個團隊最高200萬元資助(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32671)。每年遴選3—5名(個)帶培作用突出、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人才個人或團隊,每人(個)給予10萬元獎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0951—6669528);打造一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0951—6669528)、“金牌導游”工作站等文旅人才載體,對培養效果突出的每個給予5萬元—10萬元獎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0951—6720328)。

同時,開展基礎學科研究人才引培行動(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教育廳0951—5559093)、黨建研究骨干人才培養計劃(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0951—6669775)、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0951—5054491)、企業家培養專項(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0951—6363461)等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工作。

二、人才引進工程

堅持全職引才與柔性引才并重、引進個人與引進團隊結合,構建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引才機制,到2025年全區高校、科研院所、三甲醫院和大型企業等人才密集單位至少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1000名,聚焦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引進各類人才4.5萬人。

(一)全職引進

博士碩士預引進資助。加大預引進優秀在讀博士、在讀碩士支持力度,資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3萬元、2萬元,通過定期公布需求、常年辦理簽約等方式引導更多優秀學子來寧工作,預引進人員畢業到事業單位工作沒有空編的可通過“先進后出”的辦法解決(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10)。

高層次人才入職綠色通道。圍繞我區重點產業、重點學科等發展需要,自主引進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不受編制總量和崗位結構比例等限制,沒有空編的可采取“先進后出”的辦法解決,通過“綠色通道”方式辦理相關手續。招錄博士研究生和重點高校、重點學科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只要專業對口且急需緊缺的,可直接考察考核錄用(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323)。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選擇在我區任一城市落戶,其配偶、未婚子女可隨本人遷移戶口;工作單位在其他市縣的,戶口可保留在銀川市轄區內(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銀川市公安局0951—6915252石嘴山市公安局0952—2216205吳忠市公安局0953—2019900固原市公安局0954—2068023中衛市公安局0955—7067523)。

選調生補助。對錄用的博士、碩士選調生分別給予7萬元和3萬元一次性安家費,對直接錄用到鄉鎮(街道)工作滿3年的博士、碩士選調生,再給予3萬元基層工作補貼(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0951—6669379)。

團隊引進支持。鼓勵整體引進國內外一流人才團隊,制定特殊政策,實行特事特辦。對全職引進的或我區培養的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科技創新團隊,可給予500萬元—1000萬元經費支持(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32671)。

留學人才創業資助。留學人才回寧創新創業的,視情況給予10萬元—50萬元項目資助(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249)。

(二)柔性引進

柔性引才補助。鼓勵企事業單位通過掛職兼職、項目合作、顧問指導、股權激勵、技術出資等方式引進自治區外人才,對柔性引進的“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入選國家人才計劃人員擇優授予“自治區特聘專家”稱號,并給予引才單位5萬元—20萬元補助(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80)。企業柔性引進人才每年累計來寧工作2個月以上,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帶培帶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經評估按所付薪酬的30%、每年最高50萬元的標準給予企業補助,最長可補助3年(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32671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0951—6363461)。

柔性引進團隊資助。對柔性引進從事關鍵應用技術研究、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等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最高可給予200萬元經費支持(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32671)。支持醫療衛生機構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團隊,每年遴選20個左右幫帶作用突出的團隊,自治區按每個團隊最高20萬元給予引才單位補助(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0951—5054491)。

“飛地”引才獎補。自治區依托駐北京、上海、深圳3個辦事處(寧夏引才引智工作站)建立研發“飛地”,支持市縣(區)、開發區、科技園區和龍頭企業在發達地區、國(境)外設立開放實驗室、技術轉移中心等“飛地”研發中心(引才平臺),對集聚人才、科技創新等成效突出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32423)。

引才中介獎勵。對引進人才作出突出貢獻的中介機構和個人采取積分制評選一等獎、二等獎和個人貢獻獎,并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和1萬元獎勵(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10)。

三、人才活力工程

著力改革人才管理、支持、評價、使用、流動等制度和機制,授予用人單位更多自主權,積極為人才松綁減負,同時努力提升打造高質量科研平臺、人才載體、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形成人才創業機會多、干事舞臺大、發展空間足的良好創業生態,多措并舉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一)改革人才發展制度機制

人才管理。強化用人單位主體作用,授予其人員招聘、職稱評審、崗位聘任、績效工資分配更大自主權。在實行人員總量管理的高校、公立醫院推行人員招聘程序、崗位設置、職稱評審、薪酬待遇、社會保險、晉升渠道、考核評價等一體化管理。在自治區屬人才密集單位開展自主確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試點、二級崗位自主聘任試點。賦予縣域醫共體、城市醫聯體和教育集團更大人財物自主調配權(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245)。

人才支持。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在人才類和基礎研究類項目中推行經費包干制。推進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或崗位。加強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32671)。

人才使用。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實行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賽馬”和定向委托等制度(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32671)。開展人才減負行動,著力解決兼職多、會議多、填表多等問題,特別是推動部門聯動、數據共享、結果互認,避免對同一項目重復檢查、多頭考核,為人才潛心研究、專心學術創造良好氛圍(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人才辦0951—6669363)。

人才評價。改進人才分類評價方式,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事業單位按照不超過專業技術崗位職數的120%申報職稱。突出貢獻人才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申報高級職稱,不受學歷、論文、任職年限、單位崗位數量和結構比例等限制。全職引進和自主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在寧工作滿1年不受崗位職數限制擇優評聘高級職稱,碩士研究生在專業技術崗位工作滿1年且業績良好的可評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實行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定向評價機制。開展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特級技師評聘試點(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198)。

人才流動。打通不同類別事業單位人才雙向流動通道(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117)。支持科研院所、企業、社會組織人才到高校兼職授課、擔任導師,鼓勵高校教師多點教學、醫療衛生機構醫師多點執業(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教育廳0951—5559093自治區衛生健康委0951—5054491)。

(二)支持廣大人才創新創業

創新平臺和載體支撐。五年提升打造100個高質量的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提升打造100個高質量的院士工作站、人才小高地、專家服務基地等人才載體,提升打造100個高質量的眾創空間、企業孵化器、創業園等孵化基地。加強對現有科研平臺、人才載體和孵化基地的考核評估、優化整合、動態管理,對績效突出的予以獎補,對存在問題的限期整改,對名存實亡的摘牌撤銷。強化各類開發區人才承載功能,通過人才項目和科技項目支持其培養引進用好創新型人才,對集聚人才效應好、創新創業活力足的開發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等予以獎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人才辦0951—6669363)。

創新創業資助和獎補。自治區出資1億元組建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擔?;穑С指邔哟稳瞬砰_展科技研發、科技型企業新技術項目融資等(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21288)。支持科技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每年遴選一批補齊產業鏈“斷點”的新落地項目領辦人,按照經濟效益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科技廳0951—5020018)。

創業金融支持。鼓勵有關創投基金、產業基金綜合運用參股、聯合投資、股權直投等方式,支持高層次人才領辦、創辦的種子期、初創期企業發展(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寧夏國投基金0951—6199333);向高層次人才提供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無抵押、金額可達500萬元的創新創業類貸款(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招商銀行銀川分行0951—5166097黃河農村商業銀行0951—6898037西部<銀川>擔保公司0951—7635903);在自治區股權交易中心設立“人才創新驅動板”,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企業申請掛牌的,免收掛牌費(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寧夏股權托管交易中心0951—8503234)。

大學生創業支持。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財政補助、創業者自愿購買的大學生“創業保”制度,健全創業風險救助機制。在校大學生或畢業2年內大學生在創業初始階段經登記注冊并正常營業3個月以上的,在登記注冊后半年內可給予初始創業補助3000元;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連續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可給予1萬元創業補助;對畢業5年內在寧創業的大學生,可提供最高30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51)。

(三)打造銀川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城

發揮銀川市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人才優勢,在未來五年通過人才、科技、產業等各類項目支持銀川市打造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城,著力推動銀川在人才吸引力、人才創新力等方面走在西部城市前列。深化改革創新,自治區相關部門按照“能放則放、應放盡放”原則賦予銀川市人才“引育留用管”充分自主權,激勵銀川市在人才政策創新、集成、落實等方面為全區創造經驗、提供樣板(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人才辦0951—6669363)。

四、人才暖心工程

樹立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人才服務理念,構建人才訴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務“一站供給”、人才發展“一幫到底”的服務閉環,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才的“后院”“后代”“后路”問題,完善人才獎勵激勵機制,在全社會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環境。

(一)完善服務制度和機制

1.壓實各級責任。自治區完善待遇適當、分類保障的高層次人才服務機制。壓實行業主管部門和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好高層次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健等政策(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人才辦0951—6669363)。

2.分級分類服務。建立高層次人才證制度。為認定的高層次人才發放《寧夏回族自治區高層次人才證》(電子證書),各類高層次人才憑證享受優厚待遇和服務。健全“標準從嚴、程序從簡、效率從高”的常態化高層次人才認定機制(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198)。

3.線上線下結合。優化升級高層次人才服務系統和信息化網絡,強化政策發布、項目申報、人才評審、數據統計、服務保障等功能,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81)。

4.加強考核檢查。自治區將落實人才服務政策和措施作為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自治區各級人才辦和行業主管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對有關服務保障事項進行現場檢查,督促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人才辦0951—6669363)。

(二)落實優厚待遇和服務

1.科研資助。自治區按照高層次人才認定類別,給予自然科學領域、工程技術領域人才10萬元—3000萬元科研和項目啟動資金;給予人文社科、文化藝術領域人才8萬元—1000萬元科研和項目啟動資金;主持這類項目,視同主持自治區重點(重大)研發計劃項目和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重大)項目(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哲學社會科學及文化藝術領域> 0951—6669518自治區科技廳<自然科學領域> 0951—5032671)。

2.安居保障。各地各單位通過獎勵贈與、免費入住、租售并舉、住房補貼等方式保障人才住房(各用人單位)。全職引進且與我區用人單位簽訂至少5年服務合同的,除享受用人單位各項引才待遇外,自治區按照高層次人才認定類別,分別給予20萬元—220萬元安家費;對全職引進到企業或寧南九縣區從事本專業科研和技術工作的E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自治區給予的安家費上浮30%(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81 6982629)。對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由用人單位提供面積在100—200平方米的周轉房,全職工作滿5年,經用人單位考核合格并繼續留任的,住房產權可歸其所有(各用人單位)。

3.工作補助。對于博士(雙證)和重點院校重點學科畢業的碩士到企業工作的,按月分別給予5000元、3000元補助,到事業單位工作按月分別給予4000元、2000元補助,可連續補助5年(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81 6982629)。2022年起自治區企事業單位新引進和自主培養畢業回寧全職(全時)在崗工作的博士研究生按業績貢獻和考核結果發放補助(各用人單位)。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區)和用人單位建立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補助制度(各市、縣)。

4.家屬安置。高層次人才配偶來寧工作,原則上參照原工作單位性質、身份及專業專長予以安置。企事業單位全職引進和自主培養的C類及以上自治區高層次人才,其配偶為碩士研究生以上的,可在事業單位空缺編制內或通過“先進后出”的方式直接考核聘用(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323)。對引進高層次人才配偶自愿參加寧夏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公開招考(聘)的,非寧夏戶籍人員可按寧夏戶籍人員條件報考(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 0951—6669312)。

5.子女教育。高層次人才子女申請轉入寧夏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免試就近安排優質學校;申請轉入寧夏普通高中就讀的,安排在示范性高中就讀(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銀川市教育局0951—6888719興慶區教育局0951—6716693金鳳區教育局0951—5671385西夏區教育局0951—2077835石嘴山市教體局0952—3963608吳忠市教育局0953—2037976固原市教體局0954—2088140中衛市教育局0955—7016401)。

6.醫療保健。確定自治區三甲醫院和市、縣(區)部分醫院為自治區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服務定點醫院,開通人才就醫服務熱線或專門服務窗口,在人才定點醫院開通“綠色通道”服務(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銀川市衛生健康委0951—6889053石嘴山市衛生健康委0952—2218402吳忠市衛生健康委0953—2122780固原市衛生健康委0954—2088104中衛市衛生健康委0955—7065380寧夏醫科大總醫院0951—6744358自治區人民醫院0951—5920003自治區中醫院0951—2020247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0951—6192190銀川市口腔醫院0951—8647098石嘴山市第一人民醫院0952—3325003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0952—2020035吳忠市人民醫院0953—2120910固原市人民醫院0954—2683991中衛市人民醫院0955—7029889)。自治區每年為高層次人才安排一次健康體檢(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0951—5188136)。

7.文旅交通。高層次人才在自治區范圍內A級景區、博物館、科技館、文化藝術館、體育館等公共文化體育場館,憑《高層次人才證》可免收或減半收取門票費、場館使用費,可免費乘坐城市公交車(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銀川市文化旅游局0951—6889035石嘴山市文化旅游廣電局0952—2218855吳忠市文化旅游體育廣電局0953—2121428固原市文化旅游廣電局0954—2025450中衛市旅游和文化體育廣電局0955—7012130;寧夏親水體育中心0951—5602966寧夏體育館0951—5019392寧夏體育場0951—5042563銀川體育館0951—2091106賀蘭山體育場0951—6664689石嘴山市體育館0952—2016949吳忠濱河體育館0953—2015677固原市體育館13895142106中衛市體育館0955—7654815;銀川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0951—6073609石嘴山安道公共交通有限公司0952—5895855吳忠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0953—2020371固原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0954—7261619中衛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0955—7011916)。

8.休假療養。自治區每年組織開展高層次人才休假療養,符合條件的每5年享受一次公費休假療養,其他人才由本地本單位組織開展休假療養(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0951—5099081)。

9.獎勵激勵。寧夏杰出人才獎每五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3名左右,每人獎勵100萬元;塞上英才獎每三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10名左右,每人獎勵50萬元;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30名左右,每人發放5萬元津貼;塞上名師、塞上名醫、塞上文化名家、塞上農業專家、塞上技能大師每三年評選一次,每次分別評選10名左右,每人獎勵5萬元;自治區技術能手每兩到三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40名左右,每人獎勵1萬元;寧夏離退休專業技術人才突出貢獻獎每三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10名左右,每人獎勵2萬元。修訂《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友誼獎”暫行規定》,獎勵范圍擴大到中央和外省區援寧人才,每三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15名左右,每人獎勵5萬元。對產生“兩院”院士的單位一次性給予300萬元獎勵,其中20%用于獎勵院士本人;對全職在寧工作的“兩院”院士,每人每月發放1萬元津貼。人才獎勵資金一次性發放個人,自治區政府獎勵依法免征個人所得稅(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自治區黨委人才辦0951—6669363)。

10.金融服務。向人才提供不超過100萬元授信額度的專屬信用卡,滿足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庭消費資金臨時周轉(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招商銀行銀川分行0951—5166097黃河農村商業銀行0951—6898037)。按照市場化原則,為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子女提供累計額度不低于300萬元的專屬人身保險產品(咨詢單位及聯系方式:中國人壽保險寧夏分公司0951—5669940)。

電話:0951-5966967

郵編:ningxiaguotou@163.com

地址:寧夏·銀川市金鳳區親水南大街285號

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寧夏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寧ICP備16002012號-1 寧公網安備:64010602000377號
技術支持:寧夏征信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庆安县| 蓬溪县| 利津县| 即墨市| 和政县| 布尔津县| 绥宁县| 盱眙县| 方城县| 龙门县| 黔南| 陵水| 阿瓦提县| 葵青区| 卫辉市| 涿鹿县| 茂名市| 鲜城| 开江县| 汽车| 聊城市| 天峻县| 永胜县| 郴州市| 金川县| 沧源| 宁强县| 连南| 正镶白旗| 抚州市| 历史| 昌江| 达日县| 黄大仙区| 灵山县| 富阳市| 涟源市| 濮阳市| 长垣县| 手游|